前 言
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生态环境的构成要素。党的第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
2018年,随着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煤炭、钢铁等企业兼并重组步伐加快,矿山数量减少近万个,产业集中度有所提升,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尽管如此,国内矿业开发领域还存在着资源利用水平不高、矿山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矿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为了分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总结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重大行动,形成政策合力,让全社会了解相关政策、技术装备、标准规范等的最新进展,引导矿山企业节约与高效利用有限的矿产资源,从2014年起,我们组建研究团队,每年公开出版《全国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报告》。报告的特点是点面结合,综合分析。面上重点是研判全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总体情况,梳理全国范围内与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有关的政策法规、技术装备、标准规范等方面的重大行动和工作进展;点上主要是选取不同矿种,深入研究其行业发展趋势、资源特点、供需格局、综合利用水平及制约因素等,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在连续五年工作的基础上,2019年继续编写出版《全国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报告(2019)》。报告分析了2018年度全国矿产资源开发总体形势、节约与综合利用现状,梳理了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国内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政策、技术、装备、标准、示范等政策措施和相关行动,开展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及国内外节约集约利用政策对比分析研究。以期让全社会了解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现状及近一年来国内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工作新进展和发展趋势,掌握相关法规政策、技术发展方向,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效益和综合利用水平。
特别说明的是,由于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领域的统计数据分散于不同行业和部门,为了力求数据最新、可靠、系统、可比,报告引用的数据主要为国家统计局公开数据,对于国家统计局无法支撑的数据,引用相关部委和行业协会统计的数据。报告中所有数据均注明来源,基于不同机构统计工作时间的差异,部分数据的起止点有所不同。
报告的编写得到了自然资源部矿产资源保护监督司、财务与资金运用司、矿业权管理司、地质勘查管理司,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以及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化学矿业协会、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和中国黄金协会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与协助,在此深表感谢!
由于资料来源不同和分析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编著者
2019 年11 月
目 录
上篇 现状形势
一、开发利用总体形势
(一)油气供需缺口加大,进口量稳步增长
(二) 全国煤炭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的态势,煤炭产量和消费量同比增加,市场供需总量基本平衡
(三)铁矿石原矿产量继续下降,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略有上升
(四)主要有色金属生产平稳运行,国内消费保持增长,部分产品价格高位回落
(五)主要非金属矿产量小幅下降,价格总体保持稳定
二、综合利用水平
(一)矿山企业兼并重组有序推进,国内矿山数量减少近万个
(二)国内资源难采趋势明显,矿山开采回采率维持高位
(三)资源选别难度不断加大,选矿回收水平总体稳中有升
(四)非油气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产值同比增长约5%,铅矿、磷矿综合利用产值在工业总产值的占比增幅较大
(五)尾矿排放量呈下降趋势,综合利用率呈上升态势
(六)废旧金属回收利用逐年增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三、重要矿种开发利用水平
(一)石油采收率为26.4%,与上年持平;天然气开采难度加大;气层气采收率逐年小幅下降,溶解气采收率大幅提高
(二)全国煤矿数量减少1143 个,煤炭开发布局进一步优化;原煤入选率逐年提高,洁净煤生产规模增加;煤矿开采技术自动化、智能化提速
(三)铁矿地采回采率为87.3%,露采回采率总体稳定在96% 以上,重点矿山选矿回收率为75.8%
(四)有色金属资源主要矿种采出品位基本稳定,开采回采率和选矿回收率均超过85%,综合利用产值波动明显
(五)金矿平均开采回采率近92%,选矿回收率稳定在90% 左右,尾矿利用率回升至约37%,综合利用产值同比下降6%
(六)非金属矿开采回采率和选矿回收率基本保持稳定,综合利用产值受市场影响波动较大
中篇 重大行动
一、政策法规
(一)多部门联动,着力解决环境问题
(二)加快推进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
(三)深化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为生态文明建设夯实基础性制度
(四)大力推广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促进矿业高质量发展
(五)加强对稀土、钨优势资源管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二、标准规范
(一)完成46 个矿种“三率”指标构建,矿产资源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有章可循
(二)绿色勘查团体标准发布,矿产勘查行业进一步规范
(三)绿色矿山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绿色矿山和绿色矿业示范区建设提速
(四)煤炭矿山安全生产和绿色生态标准规范发布实施,促进行业升级发展
三、专项示范
(一)自然资源部启动2019 年度绿色矿山遴选,超千座矿山提交遴选申请
(二)国务院办公厅全面部署“无废城市”试点建设工作,11 个城市进入建设试点名单
(三)2019 年度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和“城市矿产”示范基地验收,16 个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通过验收
(四)加快综合利用基地建设,48 个市(县)进入第二批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名单
(五)第二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公布,授牌表彰45 个先进市(县)
(六)中办、国办推动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建设,打造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样板区
四、地方经验
(一)山东多举措规范矿产资源开发,构建资源开发管理新模式
(二)陕西突出7 个工作重点,加强矿政管理工作
(三)云南加强石灰岩矿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打造矿山环境治理新模式
(四)江苏推动“矿地融合”高质量发展,构建“地质灾害+ 园林绿化”治理新模式
(五)辽宁抚矿集团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产业转型
(六)湖南量身定制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方案,守护清江碧水
(七)黑龙江推进“绿色煤矿”建设,促进矿山环境和黑河保护
(八)甘肃加快治理祁连山矿山裸岩,生态屏障重批绿装
(九)浙江严控新设露天矿山,有效规范矿山开采行为
(十)贵州于2019 年退出30 万吨以下煤矿,优化煤炭产能
五、交流平台
(一)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召开,聚焦矿业高质量发展
(二)2019(第十届)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召开,形成矿业合作新模式
(三)第六届中国(北京)国际矿业展览会召开,聚焦智能矿山建设
(四) “ 2019 中国绿色矿山建设高峰论坛”召开,倡导以绿色和智能推动矿山向高质量发展
(五)“2019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国际)高层论坛”召开,为推进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专家智慧
(六)第二届全国低品位矿产资源高效利用新技术交流会召开,旨在用技术创新提升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七)第二届绿色矿业发展大会召开,助力绿色矿山发展
下篇 技术与推广
一、相关部委关于各自领域先进技术推广的主要做法
(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科学技术部
(三)工业和信息化部
(四)自然资源部
(五)生态环境部
(六)农业农村部
(七)应急管理部
(八)水利部
(九)其他管理部门
二、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进展
(一)共性通用技术
(二)油气资源提高采收率技术
(三)煤炭高效利用技术
(四)金属、非金属矿产开发利用技术
三、先进适用技术发展趋势及推广工作建议
(一)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技术发展趋势
(二)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
(三)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工作建议
专题篇 国内外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政策对比研究
一、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内涵
(一)矿产资源节约利用
(二)矿产资源集约利用
(三)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二、国内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政策
(一)法律法规
(二)税费优惠
三、国外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政策
(一)俄罗斯
(二)美国
(三)加拿大
(四)巴西
(五)澳大利亚
四、国内外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政策对比
(一)立法中体现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原则
(二)强调矿产开发要做到充分回收资源
(三)加强暂不能利用矿产资源的保护
(四)我国推动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方面力度显著
免责声明:矿库网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为了传递信息,我们转载部分内容,尊重原作者的版权。所有转载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